沿江“生產銹帶”變“生態秀帶”
2022.05.09站在江蘇常州濱江經濟開發區新材料產業園龍江北排澇泵站附近的江堤上向南望去,綠草茵茵,鳥鳴啾啾,而這片1500多畝綠地的前身,是16家騰退搬遷的化工企業。轉身向北眺望,只見碧波蕩漾,落日余暉下,不少市民臨江漫步。誰能想到,這里原是一家化工企業的專用臨時碼頭,環境臟亂差。
長江常州段岸線總長25.8公里,曾是我省沿江城市中長江岸線最短、功能布局最全、化工企業最密集、“化工圍江”特征最明顯的區域之一。長江常州段全部在常州國家高新區內,濱開區新材料產業園依江而建,園區共有化工生產企業84家?!?019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了常州龍江北排澇泵站廢水排江問題。
常州市委、市政府以督察整改為契機,向“化工圍江”宣戰,開展“停、拆、綠、提、轉”五大行動,加快實現沿江生態本質改善、產業發展優化重組和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全力推動沿江地區綠色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濱江經濟開發區新材料產業園共安全拆除化工企業41家,實現沿江一公里范圍內低質低效化工生產企業全面騰退。此外,分批推進沿江300米、500米、一公里范圍內化工企業的安全有序拆除,常州市政府為此發布《化工企業安全關閉基本要求》《化工企業安全拆除現場第三方監督管理服務規范》2項地方標準。
曾經,常州靠江不見江;如今,當地還江于民、擁江入城。常州加快生態復綠,打造富有活力的濱水空間,將原德勝港碼頭堆場改建為330畝的敞開式生態廊道。同時,串聯長江大保護展示館、漁港碼頭、龍港碼頭等重要節點,打造臨江親水的生態休閑節點。當前,沿江5公里廊道式生態安全緩沖區全線建成,長江常州段生態岸線占比提升到80.6%,躍居全省第一。
在做好生態修復的同時,常州全面提升新材料產業園基礎設施,重構園區雨污水系統,完成污水系統“明管化”改造近58.6公里、雨水系統“明溝化”改造30公里。持續推進園區VOCs減排,完成園區企業“一廠一策”廢氣污染專項整治,減少VOCs排放量60噸。10座水質在線監測站均已安裝地表水在線監測系統,并對龍江北、臨江西、臨江東加裝特征污染物因子在線監測設備,在線監測數據納入園區監管平臺統一管理,實時預警,確保入江水質達標。
做好臨江化工企業“減法”的同時,常州破立并舉,助推重點企業向高端化、綠色化、安全化方向轉型發展,積極打造沿江綠色轉型發展示范區。從企業騰退到生態修復、連片復綠,常州沿江從“生產銹帶”變身“生態秀帶”,濕地蘆葦成蔭、江豚水中騰躍的景象,正不斷成為現實。